武汉理工大学知识大数据与数字传播团队致力于数字内容知识挖掘和传播研究,围绕多媒体内容理解、用户建模分析、知识推荐服务等领域的关键问题,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计算机科学的技术手段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化发展。团队依托科技部国家数字传播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数字出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开展研究,并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学者建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团队部分研究成果在数据库和数据挖掘领域的著名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包括VLDBJ、TKDE、WWWJ、Neurocomputing、CIKM等。近年来,研究团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纵向项目10余项。目前团队有教授、副教授等科研人员6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现因系列重大研究课题需要,拟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招收2-3名博士后人员从事合作研究。
一、合作导师简介
刘永坚,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产学研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湖北省省委省政府双创人才、东湖高新3551人才。主要从事数字传播、数字出版等交叉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推广,在CCF推荐的国际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以及人民日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
熊盛武,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研究。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的研究, 其中“复杂系统仿真的并行计算模型和算法”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智能融合模型与算法”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自适应异构通信网络管理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共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出版专著2部。
二、合作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 多媒体内容分析与理解;
2. 知识抽取与大规模知识库构建;
3. 用户建模与分析;
4. 资源推荐与知识服务;
5. 云计算与版权保护
三、招收条件
1. 应聘者应具备拟合作方向的研究基础,获得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分析等方向博士学位;
2. 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B类以上会议期刊或JCR 2区以上期刊至少发表论文2篇;
3. 勤奋钻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待遇及发展
1. 工资和福利待遇:在享受学校博士后有关待遇的基础上,课题组将按照业绩另行提供10万元以内的科研奖酬,成果特别优秀可以上浮100%,并提供从事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相关费用。
2. 住房及家属安置:学校可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博士后校内租赁住房,供在站博士后及其家属使用,学校为博士后子女解决入托、入学等相关问题。
3. 工作支持:团队提供博士后研究工作条件并根据研究任务分配研究生组建研究小组,支撑研究任务的开展;支持与协助博士后申报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4. 其他待遇如保险、岗位设置及职称晋升等参照学校人事处及学院相关规定执行。博士后出站后,符合武汉理工大学教师聘任条件的,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聘入职。
五、出站条件
1. 论文要求:以武汉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4篇,其中有1篇论文被SCI、EI收录为合格标准,有2篇及以上论文被收录为优秀标准,以第一授权人取得的1项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可折算1篇SCI论文。
2. 科研要求: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研究,或独立承担横向课题研究,并有独立申报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含中国博士后基金)的经历为合格标准;作为第一负责人争取到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含中国博士后基金)为优秀标准。
3. 在站期间加强学术交流,包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协助指导硕(博)士生、开设学术讲座等。
六、应聘者请提供以下材料:
1. 个人简历;
2. 学位证明复印件或将要获得学位说明;
3. 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电子版或复印件;
4. 导师推荐信或导师联系信息;
5.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有意者可先将上述材料发至联系人邮箱,经面试后进行双向选择,对于递交的应聘材料给予保密。
七、联系方式
武汉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 解庆 副教授
邮箱:felixxq@whut.edu.cn
武汉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 熊盛武 教授
邮箱:xiongsw@whut.edu.cn
咨询博士后工作政策、相关手续办理事宜:
武汉理工大学 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嵇老师
电话:027-87161123转602
邮箱:bhb@wh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