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钟忺

发布时间:2015-05-27     字体:[增加 减小]

   

     

姓名:钟忺

职称:教授

所在院系: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视觉信息处理

电子邮件:zhongx@whut.edu.cn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工大路21号

DBLP:https://dblp.uni-trier.de/pid/87/6023.html

Semantic Scholar:www.semanticscholar.org/author/X.-Zhong/46812609

    钟忺,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学士,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佛罗里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访问学者,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场景人工智能和视觉信息处理。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高水平论文70余篇,其中CCF A和IEEE/ACM汇刊9篇,学术专著5部,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9项,荣获省部级奖励5次。CCF会员,CCF YOCSEF武汉AC委员,CSIG会员,CSIG多媒体专委会委员,CSIG交通视频专委会委员,IEEE会员,ACM SIGMM会员,AAAI会员,MTA、ApplSci等期刊的客座编辑,长期受邀TIP、TGRS、TCSVT、TMM、CompAg、AAAI、ACL、IJCAI、EMNLP、COLING、ICASSP、ICME等顶级期刊会议的审稿人和程序委员会成员。

教育与工作经历:

· 2003至2007, 武汉大学, 计算机学院, 本科, 导师:黄传河

· 2007至2009,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硕士, 导师: 卢炎生

· 2009至2013,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博士, 导师: 卢炎生

· 2013至2014, 中南民族大学, 计算机科学学院, 讲师

· 2014至2015, 武汉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讲师

· 2014至2017, 武汉理工大学,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博士后, 导师: 姜德生

· 2014至2021, 武汉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 2016至2017, 佛罗里达大学,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 访问学者

· 2021至2022, 北京大学,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访问学者, 导师: 黄铁军

· 2022至2023, 武汉理工大学, 信息化办公室, 副主任

· 2022至今, 武汉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教授


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2271361, 面向空天地复杂场景的船舶重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2023至202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2271366, 狭窄水域船舶行为语义认知与避碰决策方法研究, 2023至2026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1CFB513, 长时监控复杂场景车辆重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2021至2023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杰出人才项目, 2020CFA055, 长江湖北段智能船舶智能航行关键技术研究, 2020至2023

· 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 2017YFB1402203, 藏文文献数字化无损采集装置研发与数据处理, 2017至2020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 2017CFA012, 智能终端基础软件老化测试与重生关键技术, 2017至2019

· 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高技术专项, 2016AAA058, 智能汽车主减速器状态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关键技术与研发, 2016至2018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15BGL048, 融合互联网数据的小微企业信用打分模型研究, 2015至2017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2015CFB525, 城市隧道监控大数据分析预测及视频语义检索方法研究, 2015至2016

· 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科技重大专项, 2013AEA005, 红外光学材料均匀性检测仪的关键技术研发, 2014至2015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4CFB836, 面向监控大数据的粗粒度聚类策略, 2014至2015

· 国家基金面上合作研究, 51208388, 面向生命周期能耗评估的建筑信息模型研究, 2013至2016


    代表性研究成果:

[1] Xian Zhong, Cheng Gu, Mang Ye, Wenxin Huang, Chia-Wen Lin. Graph Complemented Latent Representation for Few-Shot Image Classification[J]. IEEE Trans. Multimedia, 2023 (JCR Q1, CCF B)

[2] Xian Zhong, Xu Yan, Zhengwei Yang, Wenxin Huang, Kui Jiang, Ryan Wen Liu, Zheng Wang. Visual Exposes You: Pedestrian Trajectory Prediction Meets Visual Intention[J]. IEEE Trans. Intell. Transp. Syst., 2023 (JCR Q1, CCF B)

[3] Wenxin Huang, Xuemei Jia, Xian Zhong*, Xiao Wang, Kui Jiang, Zheng Wang. Beyond the Parts: Learning Coarse-to-Fine Adaptive Alignment Representation for Person Search[J]. ACM Trans. Multim. Comput. Commun. Appl., 2023 (JCR Q1, CCF B)

[4] Xian Zhong, Tianyou Lu, Wenxin Huang, Mang Ye, Xuemei Jia, Chia-Wen Lin. Grayscale Enhancement Colorization Network for Visible-Infrar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IEEE Trans. Circuits Syst. Video Technol., 2022, 32(3): 1418-1430 (JCR Q1, CCF B)

[5] Xuemei Jia, Xian Zhong#, Mang Ye, Wenxuan Liu, Wenxin Huang. Complementary Data Augmentation for Cloth-Changing Person Re-Identification[J]. IEEE Trans. Image Process., 2022, 31: 4227-4239 (JCR Q1, CCF A)

[6] Xian Zhong, Zipeng Li, Shuqin Chen, Kui Jiang, Chen Chen, Mang Ye. Refined Semantic Enhancement towards Frequency Diffusion for Video Captioning[C]. In Proc. AAAI Conf. Artif. Intell., 2023 (CCF A)

[7] Xian Zhong, Shidong Tu, Xianzheng Ma, Kui Jiang, Wenxin Huang, Zheng Wang. Rainy WCity: A Real Rainfall Dataset with Diverse Conditions for Semantic Driving Scene Understanding[C]. In Proc. IJCAI Int. Joint Conf. Artif. Intell., 2022 (CCF A)

[8] Huilin Zhu, Jingling Yuan, Zhengwei Yang, Xian Zhong*, Zheng Wang. Fine-Grained Fragment Diffusion for Cross-Domain Crowd Counting[C]. In Proc. ACM Conf. Multimedia, 2022: 5659-5668 (CCF A)

[9] Xian Zhong, Shilei Zhao, Xiao Wang, Kui Jiang, Wenxuan Liu, Wenxin Huang, Zheng Wang. Unsupervised Vehicle Search in the Wild: A New Benchmark[C]. In Proc. ACM Multimedia, 2021: 5316-5325 (CCF A)

    指导学生情况:

(1) A1-高性能民航旅客行程推荐系统, 第十一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 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2022

(2) 轻文—动漫轻小说UGC平台,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 省级二等奖, 2021

(3) 基于场景图的图像­—文本跨模态检索方法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22

(4) 基于无监督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2021

(5) 视频关键帧提取方法, 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 2015

(6) 贝叶斯网络结构的“课程学习”算法研究与实现, 湖北省优秀学位论文, 2015

· 与台湾清华大学林嘉文老师团队北京大学黄铁军老师团队上海交通大学盛斌老师团队武汉大学王正老师团队武汉大学叶茫老师团队武汉科技大学徐新老师团队建立深度合作


·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

1)视觉信息增强:图像增强(合作单位包括南洋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为云等)

2)视觉信息分析:行为识别(合作单位包括中佛罗里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为云等)

3)视觉信息分析:视频理解(合作单位包括中佛罗里达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为云等)

4)视觉信息检索:图像检索/目标重识别(合作单位包括台湾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为云等)


· 目前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省和市的科研基金课题(科研方向):科研方向的硕士是针对超前的实际应用来研究,提出想法,为未来应用的发展提供前期模型和算法研究。2)与企业合作的产学研科研课题(技术研发方向):技术研发方向的硕士需要在研究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当前企业实际需求,进一步发展实际可用的算法。无论哪种类型的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都会涉及大量计算机编程、多服务器协调调度、算法实现,对你的计算机编程能力等有很大帮助。此外,开展科学研究,会让你懂得怎么看待别人的想法、怎么表达自己的观点、怎么写出来、怎么说服别人。相信这个以后也会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很重要的训练作用。

· 实验室长期招募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实验室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优秀的学生。对学生有如下期望:

1)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健康的体魄是生活幸福,事业发展的基础,希望招收思想积极乐观的学生。

2)具有较好的编程能力(MATLAB、C/C++、Python等)、较好的数学基础、较好的英文写作水平。如果参加过各类竞赛、有相关项目经验、有论文发表,会优先考虑。

3)希望学生未来有在高校和研究所、大厂研究所工作,或出国深造的目标,实验室可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访学、实习推荐。实验室对学生在研究态度上的要求比较严格,每一个研究生都是为了共同开展科学研究,要真正学一些东西。混学位的同学建议不要联系。